更多的女性進入職場,是更具進步意義的性別態度的結果。實際上,這些變化的驅動力,同時也是讓積極向上的中國女性面臨著男性面臨的諸多挑戰的原因,是經濟上的必要性。
建立信譽
除了面對要在家庭責任和日趨增長的職業期望之間達成平衡的挑戰以外,中國的女性高管在職場中還要面對很多與性別有關的挑戰,這些挑戰的表現形式有時候是明目張膽的歧視性慣例,有時候則是更加微妙的觀念。
在中國,建立自己的信譽,并在職場中獲得尊重,是女性經理人的責任。施梅爾談到,這些經理人“要讓人覺得客觀,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她們要在“恰當的個人能力和對層級的適當尊重”之間達成平衡。
為了滿足這種觀念的要求,女性高管必須依靠自己的商業頭腦,必須要能控制自己所在的特定市場、產品或者機會,從而“通過專業能力和業務精通建立威信”。而另一方面,男性高管則往往享有對她們表示懷疑的特權,而且無需以同樣的緊迫感贏得尊重;他們“就是自認為會得到尊重而且擁有威信”,施梅爾談到。
如果女性無力應對人們的這些看法,不能很快樹立起自己的威信,那么,尷尬的境況就會隨之而至。在很多情況下,中國的男性員工對在一位女性經理人手下工作會頗感吃驚。
因此,在統領中國團隊時,女性高管很需要高超的“軟技巧”。施梅爾建議說:“女性高管在溝通等環節必須比男性高管更強勢。女性必須表現突出。自己的權威不容置疑。”此外,在領導團隊工作時,女性高管還必須訴諸高情商,應該花費更多的時間“悄悄地——而不是在公開討論的過程中——建立共識。”
劉行淑還補充談到,女性經理人“必須學會察言觀色,之后,為員工敞開大門,為他們提供隨后與你溝通的條件。”她還強調說,不要公開反駁男下屬的觀點,也不要公開批評他們的工作,要幫助他們保全“面子”。另外,成功的女性高管在工作中還必須非常擅長以柔和但堅定的方式發揮自己的女性優勢。這種就是外柔內剛的管理風格。
在中國的職場中,管理男性員工與管理女性員工的另一個顯見差異,是員工與上司建立管理的策略。
中國的女性經理人覺得管理男性員工有時候需要采用一種平衡術——要在壓制他們的自負和使商業決策最優化之間達成平衡。
為了贏得男性員工的尊重并應對他們的自我意識,女性經理人或許應該加倍謹慎,但是,管理女性員工則要面臨不同的挑戰,因為她們往往更羞怯。
職業認識
男女員工對職業生涯的不同認識,在他們中間產生了具有顯著差異的職業觀,并進而為經理人帶來了不同的管理挑戰。一般而言,中國的男性覺得肩負著更大的成功壓力。男性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更為敏感的情形并不少見。
中國的女性經理人在家庭和職場中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經濟快速增長、不斷變化的社會結構對她們的需要與不斷演進的性別態度之間達成平衡,為女性經理人和她們的上司都帶來了重大挑戰。然而,憑借強大的“軟技巧”和專業能力,很多中國女性都克服了重重障礙建立了自己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