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安裝_暖通倉-全球集采展購交易中心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商務學院 » 企業管理 » 執行力 » 正文

遵循客觀規律,使管理更有執行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09  瀏覽次數:128
核心提示:  我們必須了解下屬的客觀能力是什么,必須得知道員工的根本利益是什么,這是制定管理手段的關鍵所在。了解這些信息,不能靠偷雞摸狗,必須是正規、良性的渠道,哪怕只有一次為了得到信息而傷了下屬的自尊、自信,也會后患無窮。我們可以通過與下屬進行正式與非正式的溝通,可以通過側面、正面的角度來了解這些信息。當然,有些人可能不太愿意暴露自己的能力與根本利益,這就需要管理者進行善意地分析。
       相同類別的事情,經過幾次成功、失敗的反復,人們就會發現其中的竅門,這就是人們所講的“熟能生巧”。這是正面的叫法,還有另一種反面的說法“一生、二熟、三油”。無論如何,“老油條”是管理者們最頭疼的事情了。

  于是,管理者們就讓下屬們頻繁地調動,期望他們不要變成“老油條”。這種方法能解決根本嗎?事實上,它讓企業很多好的技術、經驗、文化,在頻繁的人事調動中,逐漸遺失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剛剛可以熟練解決問題,就被調離了,后來者還得從頭再來。一次次打破重來,必將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

  這種作法顯然是有問題的。“一生、二熟、三油”的問題解決了,管理成本卻增加了;不做頻繁的人事調動,就會造就一批“老油條”,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就風行于企業之中。這是果真是一對矛盾嗎?其實,他們根本就不是什么矛盾,這是我們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一種負面效應而已,是一種人為的“矛盾”。所以,從根源上講,我們更應該去探討一下“一生、二熟、三油”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圖1“生、熟、油”形成示意圖

  圖1中,“一年”是代表“一段時間”的意思,可能是一個月,也可能一周,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這里只是代表一種趨勢,或者是大概的走向,而不代表某種具體意思。

  一生。由于過高地估計了下屬的客觀能力,管理者的管理手段表現得比較激進。如果管理手段與下屬的客觀能力相差懸殊,即使下屬跳起來也夠不著的話,這種管理手段就沒有執行力了,甚至引起公憤。管理者往往迫于壓力,容易放棄這一政策,走向另一個極端,去制定一種比較低層次的管理手段,但他會慢慢尋找感覺。

  二熟。有了前期的教訓,管理者逐漸找到了感覺,第二年他終于找了最佳切入點。使自己的管理措施與下屬的客觀能力完美地重合了,表現出工作高度和諧的一面。然而,事物始終是在發展變化著的,下屬的能力在不斷地提升,管理者的政策卻停滯不前,這種和諧會長久嗎?

  三油。下屬們在不斷地成長、成熟,他們的個人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然而,管理者的政令卻沒有做到“水漲船高”。到了第三年,管理者仍然留戀于第二年的成功,繼續執行前期的管理政策,其結果就是下屬找到了“竅門”,于是,之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被“老油條”們變成了形式主義的東西了。

  通過這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導致下屬“一生、二熟、三油”的根本性原因,并不是員工生性就壞,而是管理者沒有掌握下屬的客觀能力,施以恰當的管理手段。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問題呢?

    首先,我們應該通過一切良性渠道,了解下屬的基本思想與根本利益需求。

  我們必須了解下屬的客觀能力是什么,必須得知道員工的根本利益是什么,這是制定管理手段的關鍵所在。了解這些信息,不能靠偷雞摸狗,必須是正規、良性的渠道,哪怕只有一次為了得到信息而傷了下屬的自尊、自信,也會后患無窮。我們可以通過與下屬進行正式與非正式的溝通,可以通過側面、正面的角度來了解這些信息。當然,有些人可能不太愿意暴露自己的能力與根本利益,這就需要管理者進行善意地分析。

  其次,本著雙贏的原則(既能實現下屬的根本利益,又能做好工作),來確立管理手段。

  不能做損壞下屬根本利益的事情,即使是局部必須服從大局這樣“大是大非”也不行,如果一定要這樣,也必須得到員工的認可,否則斷然不可以這樣做,如果做了,就是飲鴆止渴。

  

  圖2切合實際地提出管理手段示意圖

  如圖2所示,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在不斷調整,他的調整基準就是下屬的客觀能力,當然,沒有人能夠非常準確地判斷出下屬能力提升的精確狀況,所以,完全重合是不可能的,只要圍繞其左右就可以了。

  由于政策、方針之類的東西,必須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所以,首度的管理措施,應該略微高于下屬的能力,讓下屬稍一努力就可以實現是最好的。稍過一段時間,下屬們就慢慢熟悉了,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一段時間后,就又“油”了,如果我們及時發現,就應該立即采取新的措施,再讓下屬們再“生”起來。

  如此,就形成了“生”(稍生)→“熟”→“油”(稍油)→“生”(稍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不會再出現“老油條”與技術、經驗遺失之間的矛盾了。也就是說,這種作法既可以避免“老油條”的出現,又可以保證經驗、技術、文化的繼承問題了。

  其實,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有許多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甚至難以用語言來敘述,但卻可以感覺、分析得到,它們往往是不容忽視,誰違背了它就會失敗,誰遵循了它就會成功,我們把這類東西叫作企業管理的客觀規律。

  本文所探討的“老油條”問題的根本原因,只是諸多管理規律中一條而已。在管理實務中,客觀規律不計其數,遵循這些規律,是企業管理成功的關鍵。經常去探尋、更多地積累這些規律,就會減少管理工作中的迷惑,極大地拓寬解決管理問題的思路。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邛崃市| 钟山县| 宜章县| 修文县| 库伦旗| 开远市| 中江县| 南宫市| 广南县| 永新县| 南平市| 新乡市| 福建省| 吉木乃县| 肥东县| 湘潭县| 茂名市| 环江| 中牟县| 神池县| 双流县| 庆城县| 莱州市| 甘德县| 嘉荫县| 广平县| 大同市| 黄冈市| 宕昌县| 北宁市| 蒙阴县| 吉木萨尔县| 太原市| 镇平县| 剑川县| 准格尔旗| 清远市| 安乡县| 隆子县|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