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主題為“保護知識產權,贏在網絡時代”的中國知識產權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專家們就互聯網時代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開展了廣泛討論。活動現場還啟動了“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在行動”暨“網絡知識產權保護評選”大型主題活動。該活動旨在走進全國各地的企業,開展網絡知識產權宣傳、保護和評選工作。
中國知識產權發展高峰論壇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指導,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知識產權推進中心主辦。來自中華商標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域名工程研究中心等行業組織的領導、來自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知名教授與來自最高人民法院、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網上爭議解決中心、知名律師事務所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一線專家一道,共同就網絡時代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應用戰略這一新興命題進行了熱烈探討。
域名、通用網址和無線網址都是基于國際技術標準的網絡資源,是企業實施全網品牌保護獨一無二的網絡標識,具有權威性、唯一性和稀缺性,是企業網絡品牌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網民規模突破5.6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2.1%。同時,網購用戶快速增長,規模達到了2.42億;眾多企業也紛紛進軍互聯網市場,開展電子商務。在網上獲取和發布信息、進行交易等商業活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此形勢下,企業的域名、通用網址、無線網址等網絡品牌的價值及重要性就凸顯出來。
律師胡鋼認為,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研究知識產權邊界問題。傳統的商標、專利、版權仍然是知識產權的主要部分,但也要看到結合互聯網的特點,衍生或者新創的網絡知識產權正爆發出勃勃生機。與傳統知識產權相比,我國的中英文域名、通用網址、無線網址等網絡知識產權的總量規模早已突破了千萬規模,注冊企業數以百萬計。網絡知識產權已經從邊緣漸入主流,并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代表了時代趨勢。不保護網絡知識產權,將無法借助互聯網發展壯大,也就無法贏在網絡時代。
中華商標協會秘書長趙剛指出,互聯網在幫助他人實現商標擴張的同時,也成為商標保護的重要工具之一。互聯網在為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導致了許多新的商標侵權形式出現,除利用網絡直接銷售侵權假冒商品外,還存在域名搶注侵犯商標權、網絡廣告和網絡鏈接中使用他人的商標等侵權行為,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理事長、網絡知識產權推進中心主任毛偉在會上表示,企業實施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有三個重點,一是戰略導向。網絡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對其進行保護也是對企業品牌戰略的完善,使企業更具競爭力,因此需要企業在戰略層面進行綜合考慮;二是一把手工程。企業的領導人應該建立相關的組織制度并親自過問。三是全員參與,這表現在全業務、全流程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