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平穩增長,增速前高后低:2013年我國醫藥行業開局良好,保持了平穩增長的發展趨勢,前三季度國內醫藥制造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4603.10億元和利潤總額1408.00億元;但受今年基藥招標進展緩慢、反商業賄賂整治活動持續導致處方藥增長承壓等因素的營業,行業3季度收入及利潤增速環均出現放緩趨勢,基于對政策延續性判斷,我們預計4季度國內政策利空因素難以得到明顯改善,再加上各地醫保年底控費壓力增大,都將持續制約行業增速回升,甚至不排除存在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性。 整體領先大盤,回調跡象明顯:截止至 11月13日,醫藥生物指數今年累計上漲27.30%,分別領先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35.28和36.61個百分點;當前板塊整體市盈率和市凈率的估值水平分別為33.38和3.98倍,相對于全部A股的溢價分別為204.56%和156.77%,短期來看,板塊整體估值明顯偏高,部分醫藥股估值已經對2013年乃至2014年預期有所體現,部分投資者存在有兌現盈利和調整倉位的需求,再加上4季度行業增速可能持續放緩,10月份以來醫藥板塊出現較為明顯的回調。 借鑒香港模式,藥品降價壓力持續:近期,有媒體報道衛人委召開閉門會議,討論學習香港的藥品采購經驗,我們判斷在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改革、醫保付費機制改革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情況下,香港藥品采購經驗難以完全照搬到國內市場,但是藥品價格下降的壓力將會持續存在,在這個過程中,獨家品種有望持續成為基藥市場擴容的受益者;今年我國公立醫院改革仍在探索中持續,政府逐步放開對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限制,引發市場的熱議,我們認為醫院競爭的關鍵在于醫生,其能夠起到促進改革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增長驅動回歸城市,人口老齡化帶動需求上漲:基于對新農合籌資總額增速放緩的判斷,我們認為未來基層市場對國內醫藥行業的增長驅動作用將會逐步減弱,其核心驅動力仍將會逐步回歸城市;未來行業競爭的重點將會在技術和創新上,擁有療效確切、臨床不可替代品種的生產企業將會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此外,我國現階段正處于老齡化加速期,老年人口的持續增加帶動國內醫療市場需求穩定上漲。 投資策略:我國宏觀經濟平穩向下的趨勢明確,新醫改持續推進、人口老齡化加速有望帶動國內市場需求穩定增加,醫藥行業具有較為明確的增長預期,但鑒于短期的回調壓力,暫維持對行業的“中性評級”;我們13年的投資主線主要圍繞四個方面進行,一是關注基藥市場擴容、獨家品種受益的生產企業;二是關注老年人口增加帶來的醫療需求;三是關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新藥創新及產業升級;四是關注受益于大健康產業的醫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