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國務院參事劉堅率國務院參事室調研組與國家林業局相關司局召開座談會,就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和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等問題聽取匯報,并提出意見建議。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陳鳳學主持座談會。
今年以來,國務院參事室調研組先后赴湖北、云南調研。調研組認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開展以來,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任務已基本完成,改革已獲得初步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因此,配套改革任務艱巨且非常重要。劉堅在發言中建議,接下來,要全面總結回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5年來各方面所做的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在明確產權的基礎上提高組織經營規模,豐富規模服務形式;重視森林經營,提高林業產業化水平;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制定相關工作規劃和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制約林業發展的瓶頸。
陳鳳學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林業的核心改革工作,受益農民達5億-6億人。目前,主體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林改確權率已近99%,發證率達95%,現正在重點開展配套改革工作。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明晰產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和保障收益權,發展林下經濟、合作組織等工作,為了更好地放活經營權和落實處置權,最終目的是確保農民收益權,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保護和發展林業。從這一層面來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開展5年來,成效顯著。
針對下一步集體林權配套改革工作,陳鳳學建議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相關文件,明確如何發展林業合作組織、如何發展林下經濟、如何健全和完善投融資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林區道路建設扶持力度,加強鄉鎮林業工作站建設。陳鳳學同時建議,希望國家通過贖買、征用等方式將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集體公益林收歸國有,提高生態補償標準,完善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機制,加強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